close



蘇軾曾說: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!但....那是那個年代的感受~
如果他要忍受高門票&爆滿的人潮,我想他應該講不出這麼悠閒的一句話了~

不過還是要轉回正題介紹我這次所看所聞



經過昨天觀前街的教訓原本今天不想出門的,但是衛星仍然是壞的,我照樣看不到台灣節目
但要我忍受大陸央視以及沒有台灣網路連結的日子還是會瘋掉,於是我打開抽屜,按照公司所介紹的景點排行去走走
第一名就是虎丘....來工廠時有陸幹說要帶我來走走...好像也是指名虎丘
不過我愛自己一個人四處遊蕩不愛被綁,於是叫了車往虎丘奔去。
一趟單程車資要RMB 62元,不便宜~卻也看到了我嚮往的中國式小橋流水人家風格~
只可惜天氣太陰沉看起來似乎要下雨了因此照片拍不出好顏色



這裡是虎丘的入門處,很古色古香的建築....大家都會被這黃色拱門給吸引~
注意到了嗎?它和中國傳統的紅色很不一樣,用的是黃的喔~

虎丘被譽為“吳中第一名勝”,可以說是蘇州最有名的地方。
康熙乾隆下江南均遊歷過虎丘。
虎丘原名海湧山,因為在遠古時期這裡是一片汪洋大海,點點綠島矗立,
其中虎丘山最為矮小,每當潮起潮落,虎丘也就若沉若浮、若隱若現,所以稱為“海湧山”。

在正山門廣場就立有“海湧”的石碑,
現在,我們在頭山門的照牆上看到的“海湧流輝”四個大字也說明虎丘原來是一座海中的島嶼。
那麼為什麼後來將“海湧山”改名為虎丘呢
?

相傳在2400
年前的春秋時期,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楔李大戰中,不慎受傷,不久就死去了,
死後數日他兒子將他葬於虎丘,據說,葬後三日有一隻白虎蹲在山上,所以改名為虎丘山。
頭山門都是黃色的牆壁,說明了虎丘裡面肯定有寺廟,
但準確地講應該是寺面裡面有虎丘,因為虎丘整座山都是藏在寺廟裡的,與其他佛寺非常不同。



拱門裡面掛著大大的虎阜禪寺字體



接著要去買票了~入門處放著一尊很可怕的娃娃照片,不像現今人類......
而門票...中國門票貴的驚人,一張要價RMB60元
而且不含解說用的手冊~就是讓你自己去“心神體會”虎丘就對了~
為了避免往後去蘇州遊覽的人走得一頭霧水~我特別去找了些資料讓大家閱讀喔



有需要導遊可在殭屍小童照片前申請,不過好像要付費~



走過這段小橋,前方就是“斷樑殿”,也是虎丘的二山門,是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
它建於元朝約1338年,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,
此斷樑殿堪稱中國建築的一項奇蹟,因為整座建築沒有用到一根鐵釘,全部都是用木頭咬合而成。



在橋上可以感受到當時優閒的小橋流水人家氣氛喔~
只可惜這幾百年來經過戰火的摧殘~人民的文化素養不在....這就產生了極大差異



回到主題~至於斷梁殿為什麼稱它為斷梁殿呢?故名思義,也就是說有一根梁是斷的,那麼到底是哪一根呢?
上面的主樑,
它用兩根木料建成的,它的建成主要是運用了力學中的杠杆原理,
在這斷梁下有一排斗拱相托,通過斗拱將中間所承受的力分散到四周,採用了“挑梁式”的構築方法,
然後再靠兩邊的琵琶吊、四個角上的棋盤格來支撐四周,從而達到節省大木料的目的,
在建造此殿時,全殿不用金屬構件堅固,只用竹木釘榫,所以也就顯得更為珍貴,
 
它被譽為是千年不倒的斷梁殿。

殿內有四塊石碑,上面記載著虎丘的歷史和雲岩寺塔的修建情況。輕輕敲打這些碎石,有咚咚回聲,所以又叫響碑。




從斷樑殿進入之後除了可看到眾多的中國式建築(是台灣所看不到的原味中國風)
再往前點可以看到真娘墓~至於她是誰呢?

真娘是確有其人,原名姓胡,名瑞珍,北方人。
從小父母雙亡,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,隨同自己親戚一起逃亡來到蘇州,
但是很不幸在逃亡途中她墜入了蘇州閶門外的一個妓院——“樂雲樓”,
她雖為青樓女子卻守身如玉,只陪客人歌舞書畫,是蘇州一位絕色佳麗。

當時在蘇州有一個大財主,名叫王蔭祥,他用重金賄賂老鴇,企圖在真娘那裡留宿,
真娘知道這次難以逃避,為了保持貞潔,她上吊自盡了。
這使王蔭祥內心大受震驚
,於是為真娘築了這個墓,並且發下重誓,今生永不再娶。
很多文人墨客同情真娘,在她的墓上題寫一些詩詞,真娘在我國歷史上也有她的一席之地,
她與杭州另一名妓蘇小小齊名,被譽為“香魂”。



在照片上虎丘劍池的字樣旁有個亭子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到?
那個就是二仙亭!

這亭子原來是宋代建築,重建于清朝嘉慶年間,
看這亭子的四周,您可看到它的雕刻非常精細、生動。

在這亭子中有兩塊石碑,分別雕著二位神仙,一位是陳摶,另一位是呂洞賓。
小時後讀過的中國民間故事就有談到這一則:

相傳有一天這二位大仙在這裡下棋,一位樵夫看到,於是就走過來看他們下棋,
看完一盤棋,回到家中,可是誰也不認識他,後來人們從他的衣著猜想他是幾千年以前的人。
所以有這麼一句話,“仙人一盤棋,世上已千年”。說明我們虎丘是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在亭中有兩幅對聯,一副是:“夢中說夢原非夢,元裡求元便是元。”


虎丘內腹地很大,可以看的東西很多
像是這裡有各陸羽井,相傳當時的陸羽就是取這井水來泡茶~



這時終於稍稍的出了點太陽~我喜歡有陽光的地方~不只拍照出來的顏色很美
甚至心情也會跟著變好



再往前走就可看到這座有著相當年紀的建築物了~虎丘塔....它又稱為“雲岩寺塔”!
和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一樣,是每年傾斜往旁邊倒~卻又沒有倒的像義大利的這麼過份~



虎丘塔是世界第二斜塔,中國第一斜塔,古老蘇州的象徵—“雲岩寺塔”,俗稱“虎丘塔”,
l96134日,被中國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它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
(西元959),建成于宋建隆二年辛酉(西元961),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。
這座塔七層八面,塔高
47.7米,說它是斜塔,它到底傾斜多少呢?

塔向東北偏北方向傾斜,它的塔頂偏離中心
2.34米,最大傾角是359分。
這座塔是江南現存時代最早,規模宏大,結構精巧的一座佛塔。
這座塔卻是斜而不倒,所以更顯得它的珍貴,由於在全國僅存此例,
因此該塔無論在建築科學
,造型藝術、歷史研究等各方面都具有獨特的重要地位。

虎丘是蘇州兩千五百年滄桑的見證,高高聳立在山頂的虎丘塔已經成了蘇州的標誌。



以前的虎丘塔是可以進去,但人的體重反而加速塔的傾斜角度之後就被禁止了
目前四周都是用柵欄圍起來



至於虎丘塔四周的廣場還挺大的,兩旁都有小廟宇,還有虎丘塔內花紋照片解說喔~
詳情請看下一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yazicat 的頭像
    oyazicat

    貓老大共同探詢歷史‧古蹟‧地球之美

    oyazi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